揭秘:谁是古今中外唯一被传说遭雷击身亡的皇帝?

  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,亦无害民之虐事,突遭此变,实不可解!——嘉庆

  这本是嘉庆皇帝在天理教徒袭击紫禁城大内后,痛心疾首所写下《遇变罪己诏》中的一句话,与闪电没有任何瓜葛。但是,如果嘉庆皇帝真如传言所说,是“被闪电击中毙命”的,那么他在另一个世界定会把这句话再重复若干遍。

  由于盛世的光辉掩盖了一般时代的特征,因此,现代人对嘉庆皇帝的评价远不及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。一般认为他是位“守成君主”,对开疆扩土没有什么功绩,对治理也没有太大的成就。人们至多承认他“勤于政务”和“励精图治”,但努力工作本是帝王的分内之事,而且相对于明朝来说,他们几乎人人当得起“勤政”二字。所以,在祖辈的光环中,嘉庆皇帝没什么值得特别称道之处。

  在他二十五年执政生涯中,未能遏制帝国从盛世的顶峰向下衰落的大势,他相对开明的治理方式也无法根治清王朝日趋严重的腐化和颓败。康雍乾盛世在嘉庆日理万机的忙碌和徒唤奈何的失落中渐行渐远,他竭力把盛世中留下的危机逐一化解,却要面对一个又一个新的危机:白莲教起义、天理教叛乱、英国的骚扰、鸦片的流入……世界在变,时代在变,嘉庆一生的忙碌伴随着暮年的帝国化作一段疲惫和乏味的历史文本。然而,他死亡的那个瞬间却成为野史缔造者制造故事的良机。

15&gp=0_副本.jpg

  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七月,嘉庆皇帝自圆明园启程到热河主持木兰秋狝典礼,皇次子智亲王绵宁、皇四子瑞亲王绵忻以及诸位王公大臣随他一同前往。出发时,嘉庆“身体丰腴,精神强固”。一行人从北京到避暑山庄一共走了六天,七月的京郊异常炎热,嘉庆当时已经六十一岁,酷暑难耐加之旅途疲惫,他在路上就感到身体不适。二十四日,嘉庆到达避暑山庄后“觉痰气上壅,至夕益盛”。当天晚上,嘉庆仍按行程安排到城隍庙拈香以及到永佑宫行礼。

  二十五日,嘉庆病情严重,卧床不起,他感到“痰气上涌”,说话困难,但头脑清醒。下午,嘉庆病情急剧恶化,已不能说话,随行太医束手无策。到傍晚,“疾大渐”,于戌刻崩逝于避暑山庄寝宫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龙床上。死因不明。

  由于嘉庆死于热河避暑山庄,而且事发突然,随行大臣及皇族担心北京突发篡位或谋反等意外事件,于是立即封锁消息,紧闭避暑山庄大门,限制人员出入。到了八月二十七日,道光皇帝已经继位,才向内阁发布上谕,告知朝廷上下。由于这件事过于离奇蹊跷,于是民间就产生了各种推测和传闻,而传闻中流传最广、最骇人听闻的就是与天空放电的自然现象有关:一道闪电将嘉庆皇帝当场击毙。

  古今中外的帝王有成千上万个,但传说中被雷击身亡者唯嘉庆皇帝一人。民间流传的“闪电劈嘉庆”有两个版本,这两种说法皆流传很广,但没有丝毫史实根据,而且编造得漏洞百出。其中一种试图与官方说法在形式上寻求一致:嘉庆皇帝在山庄生了病,卧床调养,并无大碍,精神尚佳,照常处理政事。一日,热河上空骤变,一道闪电击中烟波致爽殿,正在西暖阁的卧榻上休息的嘉庆皇帝被当场击毙。也就是说,嘉庆皇帝确实生病了,也确实死在烟波致爽殿,但他不是病死的,而是被闪电劈死的。这种传言简单地把“死因不明”替换为“闪电”,给一个形式相同的事件加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尾。

  第二种说法又继承了前一种说法的“闪电”,但从形式上则完全与官方说法格格不入了:嘉庆帝到达避暑山庄后,稍事歇息,即全副武装,率领亲卫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。他们追踪围猎多日,虎熊全无,只猎获一些野兔,甚至连平常遍地觅食的麋鹿也甚少见。嘉庆帝兴味寡然,决定提前结束秋狝。回来路上恰遇变天,大地震撼,忽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,将嘉庆皇帝劈落马下,当场毙命,随行官员呆若木鸡,待确认嘉庆皇帝已死之后,众人如丧考妣,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宫。